http://www.kswhyj.com/E_ReadNews.asp?NewsID=577
抄本博客的文章还声明:版权归昆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及个人所有,盗用必究,需用原文请与本中心及原作者联系。
联系你妹,看见一次揍一次!拷煞为止!勿要面孔!
㈱ lususlee
http://www.kswhyj.com/E_ReadNews.asp?NewsID=577
抄本博客的文章还声明:版权归昆山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及个人所有,盗用必究,需用原文请与本中心及原作者联系。
联系你妹,看见一次揍一次!拷煞为止!勿要面孔!
㈱ lususlee
做字幕顺便可吐槽~~~~
㈱ lususlee
共分三集,请选连播。共6’+34’+8’=48min
2011.7.14 服务器搬迁至衡天。
空间1000M,流量15000M。
shaoshuang搬家公司负责维护。:)
DNS刷新在24h内完成。
可修改hosts文件,添加以下文字:
闿老正式讣告未出
http://www.douban.com/group/topic/19477046/
百岁曲家周师瑞深先生于西历2011年5月1日下午14时07分、岁次辛卯年壬辰月丙辰日未时,仙逝于海宁硖石,享年一百岁。
先生承学于诸多前辈曲家,腹中能戏甚多,度曲八十六载,一生嗜曲如命,乃“兴工”最后一脉。先生工旦,亦精于他行,擅擫笛、制谱,作传奇四种,佚一种,抄校昆曲全谱数十种,辑诗词曲《夷畦集》一厚册,出版《昆曲古调》一函十四册。先生为人大度友善,后学纷随。如今仙逝实乃曲界一大损失。呜呼痛矣!
先生灵堂于5月3日起设于海宁殳山新殡仪馆,5月4日下午14:00举行遗体告别仪式。特此哀告!
外地曲友委托吊唁者,请致短信
弟子 俞妙兰 泣告
原因不详,似是自我了断。留娇妻一,遗腹子一。
可惜,可叹。
两天前还在和肖向平演《闻铃》,竟是绝唱!
刚接到朱复老师电话,上海曲家刘訢万先生,于2011年1月25日病逝,享年97岁。
附:王正来先生撰刘訢万先生生平:
刘訢万(1914-)业余昆曲家。祖籍浙江上虞、先世于清康熙年间迁居浙江吴兴县(今湖州市)南浔镇。父刘承幹(1882-1963)号翰怡、江浙巨富、近代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、南浔镇小莲庄西之嘉业堂藏书楼主人,民国初年定居上海爱文义路,曾任浙江通志分纂和清史馆员。訢万幼承父教,博览群书,酷爱戏曲。初从施传镇学老生、复从赵阿四(桐寿)及许伯遒改习小生,又与俞振飞相友善,得俞亲授多年,工官生,唱法规矩、工稳、讲究出声、吐字、归韵,颇晓俞派唱法门径,世谓其是昆曲清工唱法最后一人。三十年代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。参加上海赓春曲社活动,1935年同朱履和、许伯遒等创办曲社—风社;还从曲家徐凌云学身段,曾彩串《惨睹》、《见娘》、《长生殿·小宴》、《贩马记·写状》等剧。亦喜爱皮黄艺术,曾从王瑶卿、王幼卿父子研习皮黄青衣;四十年代溥侗(红豆馆主)居沪时,乃追随其间,深得溥氏昆曲、皮黄艺术三味。平生精研曲韵,自《中原音韵》至《韵学骊珠》无不通究,并注重理论与实际读音相结合,仔细鉴赏各昆曲、皮黄名家所灌之唱片,悉心观摩名家演出风范,潜心综合研究比较,著《关于曲韵问题》专论,创见颇多;论南北异音,提出无论南北曲宁从南、毋从北;论尖团,提出尖读团曰不讲究,团读尖则是错;论吴语特色,提出翘嘴音,鸠候韵小口,欢桓韵从吴音等。五十年代初,于昆曲唱法首先提出音、字、节、气四要素,影响颇大。六十年代初曾在上海市戏曲学校和江苏戏曲学校讲授曲韵,所著《关于曲韵问题》讲稿在两校皆有刻写油印本流传。现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。